一次春季黄河下游MCC暴雨的综合分析

2003年4月17日,山东省济南地区出现罕见的春季暴雨过程。卫星云图表明它是由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两次连续发展造成的。天气分析显示,这次4月中旬黄河流域MCC的发生条件和MCC多发期的盛夏7、8月份相同,也产生在大尺度的暖脊中,并且有西南风低空急流向MCC发生区输送暖湿空气。这种条件的出现是和该年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相关联的。 雷达回波分析表明,和强对流型风暴相似,在MCC的前沿也存在一条狭窄的对流性强降水带。红外云图黑体辐射温度(TBB)分析表明,这条对流性回波带是和冷云盖的TBB的强梯度带或TBB≤-72℃的特别高耸的云顶相配合的。 进一步分析还表明,MCC的第二次发展与来自东面黄、渤海海区强大的低层冷空气回流有关,行星边界层风场明显的偏北风、偏南风和偏东风三股气流结构使得济南附近的辐合特别强,导致第二阶段的雨强更大。低层冷空气的侵入,可能是春季MCC发生条件和流场结构上有别于夏季之处。
中尺度对流系统 红外云图 春季暴雨 暴雨分析 雷达回波
卓鸿 姚秀萍 刘爱梅 尹承美 郑永光
济南市气象局,济南 250002 国家气象局培训中心,北京 10008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7-150
2004-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