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鄱阳湖区养殖鱼类车轮虫病调查研究

笔者对鄱阳湖沿湖渔区11个县进行了调查,初步结果为:镜检出车轮虫12种;不同养殖鱼类对车轮虫的感染率依次为草鱼>鳙鱼>鲤鱼>团头鲂>白鲢>白鲫;一般利用池塘水进行人工繁殖的水花鱼苗,其车轮虫感染率为10%-35%,利用循环水或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源孵化鱼苗时,虫体的感染率则成倍提高;车轮虫对夏花鱼种的感染率达100%,且主要以大型车轮虫为主。在基本养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车轮虫的危害还是导致夏花鱼种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秋片鱼种以上规格的鱼体主要感染小车轮虫。适宜车轮虫繁殖、生长的水温为18-30℃,车轮虫可诱发许多细菌性鱼病。当鱼体携带了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等时极易诱发暴发性鱼病的出现。此时,虫体且充当了病源体的帮凶,促使病情加重。 文中还探讨了车轮虫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车轮虫病必须首先从源头抓起,可通过在水花鱼苗阶段就彻底杀灭虫体,对水生物的移植、引进均应严格检疫,以切断感染源;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用1~2mg/kg硫酸铜与硫酸亚铁混合液(5:2)杀灭虫体;积极寻找一些新的环保型且行之有效的药物是搞好综合防治车轮虫病害的发展方向。

鄱阳湖渔区 养殖鱼类 车轮虫病 防治措施

陈道印 张力

南昌莲塘鱼病防治所

国内会议

首届江西青年科学家学术年会

南昌

中文

358-361

2004-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