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细菌/杆状病毒在系统昆虫细胞中表达人类UGT1A6

目的:获得单一的有活性的人类UGT1A6重组葡醛酸转移酶,以进一步研究经该酶催化的底物谱及其在对底物作用的过程中与其它同工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方法:利用细菌/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将构建的pFsatBac-UGT1A6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10Bac大肠杆菌,通过转座作用获得重组粘粒Bacmid,将其转染草地夜蛾细胞后,产生重组杆状病毒。 该病毒再感染Sf9细胞,即可获得人类UGT1A6重组酶。该酶的活性以4-硝基酚为底物,用高效液相法分析鉴定。 结果:利用Bac-to-Bac系统,人类UGT1A6重组酶得到表达,且其对4-硝基酚的Km值为(0.36±0.05)mmol·L-1,Vmax值为(13.1±1.0)nmol·min-1·mg-1蛋白。 结论:利用Bac-to-Bac系统可获得对4-硝基酚有代谢活性的人类UGT1A6重组酶,该酶可进一步用于其它底物的Ⅱ相代谢研究。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 杆状病毒 草地夜蛾细胞 高效液相色谱 4硝基酚 同工酶

郑水莲 钱鸣蓉 李新 陈枢青 曾苏

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1

国内会议

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生物医药发展论坛

杭州

中文

406-411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