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梅毒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梅毒特异性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表达与梅毒转归的关系
梅毒螺旋体(TP)感染人体后其自然病程可引起三种不同的临床结局:即自愈,处于潜伏状态和最终发展成现症梅毒。有人认为,梅毒的自愈是基于自身能产生强大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处于潜伏状态的梅毒患者能产生中等程度的DTH,DTH低下的个体才会发展成现症梅毒。 本文从接种TP的家兔睾丸中提取纯度较高的TP,再以此TP与梅毒患者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共同培养,经培养后,从蛋白水平检测培养上清中Th 1 /Th 2细胞因子;从转录水平检测其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于治疗结束后的1、3、6、9、12个月随访患者临床表现与血清RPR的转归情况,并动态观察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期更确切地解释Th1/Th2细胞在梅毒发病中的作用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与梅毒预后的关系。
早期梅毒 梅毒螺旋体 变态反应 细胞因子 梅毒转归 动物模型
周平玉 熊思东 阎春林 徐金华 廖康煌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性病研究室 复旦大学免疫学系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8-131
2004-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