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流域的多种语言接触现象——以安吉语音为例
湖州是太湖南岸的一座历史古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建州,因地滨太湖而得名。唐时辖境包括吴兴、德清、安吉、长兴等县。宋初改名为安吉州,元称为湖州路。湖州素有丝稠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但各县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安吉和长兴两县,特别是安吉县,地处浙北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增加生产力,历史上曾多次吸纳外地移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①”。外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也把他们的语言带进了安吉。随着交际的频繁,各种语言互相影响。官话与吴语,浙南吴语与浙北吴语,不同的方言开始碰撞,使方言发生了种种变化。本文试分析该地区多种语言的分布、接触与影响,并阐明其中的规律。
南太湖流域 多语言分布 吴语方言
俞允海
湖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286-289
2001-03-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