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寒覃韵的”φ”化历程及分区意义
《切韵》”寒an、覃Λm、谈am”三韵在现代各官话方言中常并成一个韵,都读an或(ae),即使是跟吴语关系密切的江淮官话例外也很少。这就像”曾梗”摄洪音混为一韵那样,可说是官话的又一项重要的韵系特征。东南各方言中除新湘语、徽语、福州闽语外,很少是这样的。尤其是其中寒韵钝音(见系字)粤客赣语都是后高化而趋向on了,从上海到温州的沿海吴语,更是再前化为φ,这跟an或(ae)更形成明显的对比。湘语尽管声韵有许多跟吴语类同的地方,可是φ变却罕见。本文对吴语寒覃韵的”φ”化历程及分区意义进行了讨论,指出吴语在寒覃韵的φ化除o前化外,还有平化和裂化的不同历程,这些情况在吴语的外部和内部分区上都是有意义的,分析这类层次的时候还要时时注意来自官话的表层的干扰。
吴语 寒覃韵 ”φ”化历程 江淮官话 分区意义
郑张尚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73-175
2003-03-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