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观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经验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我国,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银行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受到空前的关注。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稳定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银行改革的现实取向与金融服务改进的客观要求开始出现严重的背离。实际上,近年来,银行体系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缺乏全面规划和整体协调,仅仅囿于原有体制轨迹的趋势外延,整体上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在对既有的传统的国有银行改革理论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视与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新视角—功能范式,并基于我国1981-2003年的宏观数据对中国国有银行的功能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测算,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国有商业银行 体制改革 服务改进 市场经济
刘澜飚 王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315-322
200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