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在四川地震灾区水质急性毒性检测中的应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灾区多处管网遭受严重破坏,居民供水无法保障,水质安全受到严峻考验,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判定水中有无急性毒性的发光细菌法得到具体应用。本文采用以新型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为检测试剂的水质毒性检测系统对灾区居民饮用水源进行了急性毒性的测定,用青海弧菌作为受试菌种进行测定,当相对发光强度显示范围在85%~120%时认为无急性毒性,当结果小于85%或大于120%时疑似有急性毒性,需进行详细理化分析后再确定,跟随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环境监测站进入都江堰、彭州、平武、北川等38个乡镇、村庄,采集样本126个,重复测试上千次,其中在都江堰检测过程中有25个样品是我们与成都疾控同时进行了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淡水发光菌 青海弧菌 地震灾区 水质急性毒性检测 发光细菌法
朱文杰 王晓媛 王菁 代森林 刘新
华东师范大学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85-88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