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PDA封堵术降主动脉DCM质量控制

目的:总结我科2000年8月6日至2007年3月30日进行的59例PDA封堵降主动脉造影,就导管位置和造影剂的运用提出质量控制方法。 材料方法:59例中男性12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18岁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BICOR PLUS/T.O.P双西臂心血管造影机,美国ANGIOMAT-6000型自动注射器.使用浓度为350mgI/ml~370mgI/ml的欧乃派克造影剂,30例总量20ml,流率18ml/s,压力70kg/cm;29例总量20ml,流率15ml/s,压力50kg/cm.导管位于降主动脉上端29例,位于降主动脉中部30例.造影体位为胸部左侧位,数字电影方式(DCM),25F/S. 结果:全部病例PDA漏道均显示清楚,有57例成功进行了PDA封堵术. 结论:PDA封堵术影像导向的需要,术中降主动脉造影就应采取以最低造影剂用量获取最佳PDA漏道的显示原则,认为造影剂总量20ml,流率18ml/s,较为合适,但需注意自动注射器压力需增至70kg/cm,如沿用50kg/cm,则流率达不到18ml/s.造成影像质量下降.另外导管位置无需过高,本组病例显示,导管位于PDA漏道下方2cm~3cm即可.

PDA封堵术 降主动脉造影 影像质量

李莉媛 王滔 上官晋华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 昆明 650032

国内会议

第五届中国西部介入放射学术大会

昆明

中文

369-370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