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覆膜支架在颅段颈内动脉病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颅内专用覆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通过颅段颈内动脉(CICA)骨性管道和生理弯曲、到达靶区的柔顺性能,覆膜支架对血管壁病变的封堵性能(贴壁性能)及其对覆盖段相关分支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采用颅内专用覆膜支架,以血管内技术治疗13例CICA病变.其中巨大假性动脉瘤4例,巨大动脉瘤4例,宽颈小动脉瘤3例,巨大假性动脉瘤伴颈动脉海绵窦瘘(CCF)1例,CCF1例.颅内专用覆膜支架释放前均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BOT)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3~16个月施行DSA随访和临床随访. 结果:13例患者BOT均耐受良好,DSA证实前后交通动脉开放良好。13例覆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均顺利通过CICA到达病变靶区.病变及覆膜支架释放部位分别为:C3~C4段4例,C4~C5段4例,C6~C7段5例.覆膜支架释放后即刻DSA示7例动脉瘤不再显影,4例示少量内漏,1例CCF覆膜支架释放后流量明显减少,1例假性动脉瘤伴CCF覆膜支架释放后动脉瘤消失.但残存低流量CCF.13例中1例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9天血管广泛痉挛而死亡. 12例随访DSA均显示覆膜支架放置处血管通畅,其中2例显示轻度狭窄;6例术后存在内漏者中,4例DSA随访内漏消失,1例再次覆膜支架治疗后内漏消失:1例CCF3个月后随访仍显示低流量瘘.12例临床随访未发生支架覆盖段相关分支堵塞后的并发症. 结论:颅内覆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的柔顺性足以使其通过迂曲的CICA,到达颅内病变血管处,有效治疗CICA病变.颅内覆膜支架的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其贴壁性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颅内覆膜支架 颈内动脉 动脉瘤 颈动脉海绵窦瘘
李明华 丁在咸 罗七一 王永利 方淳 谢志永 程英升 高不郎 李雨 谢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影像科 微创(上海)公司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介入科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3-38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