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解读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它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恶化后的共同表现之一,虽然所有急性心衰具有类似的症状、体征及病理生理改变,但不同病因的心衰又各具临床特点,而且急性心衰的症状变化快,预后差异大,对其治疗观察有难度。同时针对急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较少,因此目前对急性心衰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及诊断和治疗措施缺乏共识,直至最近(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才起草了关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AHA的指南较为简练,只对急性心衰的定义、分类、治疗原则及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概括性描述,而ESC的指南则对急性心衰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本文介绍了急性心衰的病因和诱发因素,阐述了急性心衰的定义及分类:代偿期慢性心衰的突然恶化、新发的急性心衰、晚期心衰伴心功能进行性恶化,分析了急性心衰的分级、病理生理、诊断等内容。

急性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 诊断标准 临床治疗 病理分级

彭道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六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

张家界

中文

48-69

2007-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