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新认识与临床实践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曾提出了许多发病理论如氧化、感染、炎症、脂蛋白学说等。有些发病理论如感染假说已被否定,有些学说如氧化、炎症反应正在深入探讨,而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则逐步得到公认,且将该认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是强调含载脂蛋白(apo)B的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壁易损区的滞留启动病变,随后局部的生物学应答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 本文介绍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新认识,阐述了脂蛋白滞留-应答学说基本内涵、血管内皮下脂蛋白滞留过程对影响脂蛋白滞留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机制 临床实践 脂蛋白滞留
赵水平 谢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长沙 41001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80-85
2008-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