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直-结肠扩张诱发的血压、胃电及胃运动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大鼠直结肠扩张后胃电活动穴位特异性影响. 方法: 50只禁食18h麻醉状态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足三里穴组、非穴组、太冲穴组及内关穴组,比较电针对直-结肠扩张造成的伤害性血压升高及异常胃电(EGG)及胃张力(GT)的影响.分析每5 min段血压,胃电快波幅度,簇状波出现频度,快波持续时程,胃平滑肌张力的值,比较各穴之间针刺效应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比,电针足三里,非穴,太冲,内关组均可显著抑制直-结肠扩张引起的血压升高(P<0.05),电针足三里、内关组的效应明显强于非穴组(P<0.05).直-结肠扩张后各组EGG的幅度降低、簇状波出现频度及持续时间减少,GT降低。电针可改善这些变化.足三里组增加EEG快波振幅的作用明显优于太冲、内关及非穴组:足三里增强GT的作用明显优于非穴及太冲组(P<0.05). 结论: 电针可明显抑制大鼠直-结肠扩张造成的血压升高、胃电及机械活动减弱等伤害性反应;足三里的作用明显较佳,穴位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电针 足阳明经 胃电 胃运动 针刺效应 穴位特异性 动物模型
陈淑萍 高永辉 王俊英 刘俊岭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北京 10070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经络分会委员会会议
厦门
中文
129-135
2008-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