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效应的相对特异性及机制
中国古代医家观察到体表穴位与脏腑间存在内外属联的关系,并用经络学说将人体的主要穴位的特异性进行了归类,指导临床应用近两千年。目前针灸的研究方主要集中在经脉—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等方面。本文介绍了针刺镇痛的节段性机制,阐述了针刺镇痛的全身性机制研究情况,浅谈了针刺对脏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与内脏节段性神经支配、穴位之间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情况,分析了耳甲-迷走神经联系与耳针疗法的关系。
针刺疗法 镇痛作用 节段性神经 穴位
朱兵 荣培晶 李宇清 梅志刚 何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18
2008-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