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事件日不同時段二次氣膠和前趨物氣體特性及影響因子之探討
台湾地区臭氧问题日趋严重,光化反应所衍生之二次气胶对人体会造成呼吸系统的危害,二次气胶大多以细微粒形式存在於大气中,故本研究针对台中都会区进行大气PM25微粒及酸硷性气体之采集,采样时间为2005年至2007年,主要目的是探讨台中都会区臭氧事件日(O3-MAX>100 ppb)与非臭氧事件日(O3-MAX<60 ppb)大气微粒组成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并评估二次气胶贡献程度.实验结果显示,臭氧事件日气象条件为高温、低风速及低相对湿度,其PM25、SO2-4、NO-3及NO+4微粒浓度因日间光化作用影响导致浓度上升,夜间则因低风速及高相对湿度的作用,二次气胶硫酸铵微粒显着增加.事件日酸硷性气体分析结果显示,硝酸气体因硝酸铵微粒於高温条件下挥发性强而浓度增加,事件日前晚二氧化硫与亚硝酸浓度均高於非事件日,夜晚亚硝酸气体於次日白天进行光解作用产生氢氧自由基,将间接造成臭氧浓度上升.硷性气体氨气於臭氧事件条件下易与酸性气体结合产生二次气胶,因此平均浓度较非臭氧事件日低。二次气胶浓度推估结果显示,非事件日二次气胶约占PM25浓度18-24%,事件日二次气胶比例上升至37-41%,其中事件日硫酸铵浓度占二次气胶57%,硝酸铵浓度占38%.
臭氧事件日 二次气胶 酸硷性气体 大气污染
鄭曼婷 陳秋吟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台中市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10-118
2008-09-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