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稻米加工业改革发展思考
改革开放前,诸多的稻米资源优势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禁锢下,运行机制不活,加工技术落后,大米没有品牌,经营效能低下,米业发展步伐迟缓,稻米基本上在“稻谷加稻草,大米加统糠”的圆圈循环.在改革开放的强势推动下,国有大米加工企业端掉“大锅饭”,打破“铁饭碗”,各种品牌的永州大米在市场展现新姿,利用稻米副产品加工的各种饲料增加了企业效益;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大力推动下,优质稻生产和大米加工企业迅速发展.但是,稻米加工企业多而不大不强,产品有而不精不深的现状严重制约稻米生产加工的健康和谐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农户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推动稻米加工业走出发展后劲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的困境,做大做强稻米产业.
米业 稻米加工业 改革发展 循环经济 大米加工企业
吴国侠
永州市粮食行业协会 湖南永州 425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555-559
2008-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