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南省冬小麦底墒分析

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主要由当年7月至10月上旬的降水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本文在分析土壤类型及夏季降水规律的基础上,以100cm为计算冬小麦底墒水的深度,探讨了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底墒水与7月-10月上旬降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底墒的分布尽管有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数量相当可观,有效含水量正常年全省变化在127~276mm之间,非胁迫含水量正常年为60~240mm,丰水年和欠水年的有效水含量和非胁迫含水量只比正常年增加和减少20mm左右.正常年在豫北大部及豫东的临颍、扶沟一线水分亏缺,建议灌1.2水,约60~140mm;而在河南的驻马店、周口等部分地区,底墒加上生育期降水可以满足冬小麦的正常需求,不需要灌溉.

冬小麦 底墒水 分布规律 有效含水量

刘荣花 朱自玺 方文松 马志红 许蓬蓬 李树岩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

桂林

中文

337-340

200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