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的水杨酸诱导玉米抗小斑病T小种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用系列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玉米不育细胞质C103-T和正常NC103细胞质叶片3天后,接种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毒素孢子悬浮液,检测病斑面积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1 mmol/L和19 mmol/L水杨酸(SA)诱导对于提高玉米的抗病性能力最好,病斑面积最小.与未经SA处理的NC103病斑面积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幅度不大.
玉米小斑病菌 水杨酸 过氧化物酶 诱导抗性 孢子悬浮液 酶活性
马春红 翟彩霞 李运朝 崔四平 贾银锁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石家庄 0500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石家庄 05005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87-590
2008-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