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灾变规律、演变原因及防控对策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叶蝉类的优势种,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茶树害虫之一,浙南地区是假眼小绿叶蝉双峰型典型代表,即一年中有明显的两个虫期高峰,第一峰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6月份虫量最为集中,主要为害夏茶,第二个虫口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到11月上旬,以9~10虫量最高,主要为害秋茶;一般第一峰虫量高于第二峰,第一峰是全年的主害峰,但高峰持续期则第二峰长于第一峰。近年随着浙南地区茶叶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引进、种植技术改变、化学农药盲目使用、气候条件变化等原因,造成茶叶假眼小绿叶蝉灾变规律也呈现了很大的变化,按假眼小绿叶蝉常规发生规律制定防治策略,不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给茶叶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为此笔者从2003-2007年对浙南茶叶假眼小绿叶蝉灾变规律演变、演变原因及防控对策进行研究。
假眼小绿叶蝉 茶树害虫 灾变规律 演变原因 防控对策
兰建军 刘林敏 陈银方 陈旭清 吴林土
松阳县农业局植保土肥站
国内会议
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杭州
中文
82-85
200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