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及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的影响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有0g/株、2.2g/株、3.8g/株、5.4g/株4个水平,副处理有间隔45天、55天、65天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但施氮量和刈割间隔时间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总鲜、干草产量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而施氮量为2.2g/株的处理又均显著低于施氮量为3.8g/株和5.4g/株的处理,后两者的总鲜、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不施氮处理的粗蛋白(CP)含量、CP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均为最低,显著低于施氮量2.2g/株的处理,施氮量为2.2g/株、3.8g/株、5.4g/株处理间各品质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处理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NDF含量和CP产量均为最高,显著高于刈割间隔时间为55d和45d的处理,但是其CP含量和RFV却要显著低于刈割间隔时间为45d的处理.研究表明,施氮量为3.8g/株,刈割间隔时间为45d刈割的植株适宜于青饲利用,刈割间隔时间为65d的植株适宜于青贮利用。
玉草 施氮量 刈割间隔时间 干草产量 饲用品质
陈柔屹 任勇 唐祈林 荣廷昭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早粮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 625014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233-239
2008-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