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硅和腐殖酸对蔬菜铬铅生物有效性影响
针对硅酸盐或腐殖酸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最佳施用量研究较少的问题,为保障蔬菜的品质安全,本文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硅酸盐、腐殖酸对Cr、Pb单一污染及Cr-Pb复合污染土壤中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的生物量、Cr和Pb积累量、抗氧化酶系统和根尖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酸盐对降低Cr-Pb污染的蔬菜生物有效性效果较好,其中1.0mg·kg-1质量分数的硅酸盐施用效果最佳,在土壤未受污染时能促进小白菜生长;在土壤受Cr-Pb污染后虽然促小白菜生长作用不明显,施用后能有效减轻Cr-Pb污染对小白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抑制,缓解小白菜根部细胞受到的过氧化损伤,可加强根部细胞壁和细胞膜对重金属的隔离作用,将重金属沉淀在皮层细胞中,减少进入细胞的重金属离子数量,从而减轻植物所受毒害和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损伤和降低它的生物有效性。同时发现,施硅量过高(2.0 mg·kg-1)或当土壤中存在Pb污染时施用1.5mg·kg-1以上质量分数的硅酸盐则对小白菜生长产生抑制.腐殖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但是对小白菜受到过氧化胁迫的缓解效果不如硅酸盐明显,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结果还表明,在缓解氧化毒害的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不是起缓解作用的主要酶类;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提高在缓解氧化胁迫中起到关键作用。
小白菜 硅酸盐 腐殖酸 铬铅复合污染 生物有效性
李淑仪 蓝佩玲 罗小玲 王荣萍 廖新荣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 51065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99-308
2008-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