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酶活性的影响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黑土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管理方式不同,五种处理间黑土酶活性有较大差异.草地与裸地相比,黑土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56.12%、128.40%和30.42%,表明经过自然植被恢复,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田三种施肥方式相比,脲酶、转化酶、磷酸酶活性大小均为:化肥+有机肥处理>化肥处理>无肥处理,表明采取一定的施肥措施可以增加黑土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均能较好的反映土壤肥力水平。
土地管理方式 酶活性 黑土 土壤肥力 施肥处理
侯雪莹 韩晓增 王树起 张迪 宋春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8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81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05-109
2008-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