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期施肥下水稻土中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质分布规律

在我国粮食主产区,以农家肥为主的传统施肥方式正在向以单施化肥、化肥为主并辅以农家肥以及秸秆还田等多样化的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对土壤有机质以及与其相关的土壤结构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长期施肥定位试验,探讨集约种植下施肥对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其中有机质分布的影响规律.试验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始于1986年,设60%猪粪+化肥(M60+CF)、30%猪粪+化肥(M30+CF)、秸秆还田+化肥(R+CF)、化肥(CF)和无肥(CK)五个处理.分0~10cm和10~20 cm两层采集土样,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团聚体组成和其中的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四个施肥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大团聚体(>5mm)的含量,减少了小团聚体(<0.25mm)含量;对于同一团聚体粒级,各处理有机质含量的趋势为:CK<CF<R+CF<M30+CF<M60+CF;不同粒级有机质含量的分布规律为:1~2mm含量最大,小于0.25mm和大于5mm含量最小,0.25~1mm、1~2mm和2~5mm含量居中;团聚体含量与其中有机质含量呈线性相关.总之,有机肥与化肥混施增加了土壤及各级团聚体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秸秆还田和化肥混施效果比猪粪和化肥混施要好;单施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和团聚体没有显著改善.因此,在集约化稻区,应当强调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肥源较缺的地区应当重视秸秆还田.

水稻 水稳性团聚体 几何平均直径 有机质 分布规律 施肥方式

刘小粉 任图生 刘树福 杨光立 肖小平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土肥站 410125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与水系 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22

2008-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