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大众的无奈调侃与批判姿态——透过中国当代民谣看大众文化下大众的审美选择

中国古典文学发展中,民歌民谣十分丰富发达.每当精英文学缺乏活力生气时,总会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来壮大自身.另外,民歌民谣也多来自民间口传和普通文人的创作.尤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生巨变之后,民谣随着国家民主历程的推进、伦理道德的嬗变、社会舆论的放宽,以及各种媒体传播广泛的大众文化的风起云涌而流传得更快.分析20世纪末期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新民谣产生的时代氛围,思想成因、审美风格和颠覆姿态,研究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碰撞互补的趋势,阐明平民大众如何用民谣的审美形式来释愤抒情,调侃讽刺,消遣娱乐,批判某些社会部门僵化体制带来的弊端,才能更透彻地了解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自身特征和平民大众的审美选择.
新民谣 大众文化 精英文学 审美选择
张文杰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0-457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