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恶搞,恶意炒作,恶俗——媒体“事件”中的2006年中国诗歌

“梨花体”和“诗人裸体朗诵”成为2006年轰动性的媒体诗歌事件.在此过程中,诗歌成为被“恶搞”的对象.在少数诗人那里,诗歌成为被用来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的手段而非庄严、崇高的艺术追求.同时,在大众媒体的恶意炒作下,悲剧性的文化事件被简化和改造成了喜剧性的娱乐事件,其内在性和精神意义被抽空了.它们共同显示了这个时代文化上的恶俗之气,是大众消费意识形态对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的肆意扭曲.在如此的“共谋”下,诗歌与诗人成为被观看的“对象”和被窥视的“他者”,诗歌的形象被“脸谱化”和“妖魔化”了,诗歌本身受到了严重伤害.

恶搞 恶意炒作 恶俗 诗歌 媒体事件

王士强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 10089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

中文

336-342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