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意象性思维与象喻性文本

源于《易》的意象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中国式的感悟性体会与象征性表述的文化心理活动.它开启了中国诗性化思维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创造中,这种思维方式化为诗之兴象的艺术思维方式.由此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系列经典的艺术意象.艺术意象呈现了象喻性文本的审美特征,并使此种类型的文本成为一种见仁见智的文本,也使其阐释的多元性成为一种合理的可能。

意象性思维 兴象思维 象喻性文本

杨吉华

四川大学中文系 成都 610064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

中文

93-100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