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本文认为副词“其实”具有主观认识功能,先从共时的层面上分析了“其实”主观性程度的差异及其大致的发展轨迹,认为“其实”的主观化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客观对比——客观/主观对比——主观认识——话语标记,“其实”出现的语境由最初的对比性语境发展到非对比性语境,最后发展出话语标记的功能.这个过程是“其实”的语义不断虚化、主观性程度不断增强的过程.接着,文章通过对语料库的定量分析,发现“其实”主要出现在对话体中,在客观性的语体如词典释义、法律文本等语体中没有用例,这为“其实”的主观性意义提供了语体上的证明.文章最后分析了“其实”主观化的机制,认为其主观化的基础是词义本身,其主观化的机制是隐喻、推理以及语境的歧解和对比性语境的最终消失.
话语标记 副词 对比性语境 主观性程度 语料库 主观化机制
崔蕊
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6-284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