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以“一返方言”抵抗“汉字统一”与“万国新语”——辛亥前章太炎关于语言文字问题的论争(1906-1911)

晚清的文字改革一直走着“步武日本”与“规仿泰西”两条路.章太炎1906年旅日主持《民报》,与日本的“汉字统一会”、法国巴黎的《新世纪》杂志,就语言文字问题展开论争,并创作出学术名著《新方言》.本文试图回到这两次论争的历史背景,梳理参与各方的思路与资源,从方法论上力求探索学术史背后之思想史,阐明章太炎如何立足于方言,以不变应万变,抵抗新时期仿日与崇欧的代表,“汉字统一论”和“万国新语说”.此过程中,他一方面拉开自己的思想与日本国粹派、国内在上言国粹者及革命阵营内部更为激进者的距离;展示晚清以小学言国粹、言建国者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完整阐述了其以方言为根基,打通古今的“言文一致”观,以言语之“展转缘生”为依据,建立在文化地域亲缘性基础上的“语言统一”论.而这两点又都对现代中国的文化理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章太炎 方言 万国新语 言文一致 语言统一 文字改革

彭春凌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

中文

202-220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