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学士台风云——抗战初中期内地作家在香港的聚合和分化

文章以抗日战争初期内地去港文人聚集的香港”学士台”为中心,描述1938年到1941年香港沦陷前以戴望舒、杜衡、穆时英、徐迟、叶灵凤、郁风和叶浅予等为代表的文化人在此的人际交往状况,通过学士台人物的会集、分裂、联合和离散,呈现出抗战初期文化界的一个细部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以及与历史的同构性,也对战时文化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香港文艺做一个”管中窥豹”的尝试.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施蛰存、戴望舒和杜衡等为代表的”现代派”是直面民族战争时,在香港的学士台正式分裂的.

抗日战争 香港学士台 《耕耘》 内地作家 人际交往

王宇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

中文

112-119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