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学者”鲁迅——竹内好的两读法

竹内好的《鲁迅》(1943)在日本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文学的态度”成为竹内好读取”鲁迅像”的核心问题。《鲁迅》与《大东亚战争与吾等的决意》、《〈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共同构成了竹内好的”文学者”身份,他以此介入和理解历史并妄图在”大东亚战争”的现实政治之外部建立一种”文化政治”.而当竹内好带着他独有的”文学者”体验和孤独感,进入鲁迅这个经过了”主体性误读”的中国”文学者”的世界时,他从近代史观及文化选择、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两个方面意外地与鲁迅接近,不仅展开了对日本民族主体性的有效批判,而且形成了对文学非实体化的创造性理解.

竹内好 文化政治 《鲁迅》 主体性误读 文学者 民族主体性

刘堃

南开大学文学院 天津 300071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

中文

46-53

200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