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传统农业时代灾荒风险的形成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口压力是导致历史灾荒风险的两大基本要素.隋唐以前粮食生产能力处于持续上涨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完全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而且还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宋元明时期粮食生产能力依然高于秦汉时期的水平.入清以后由于人口增殖过快,人口压力剧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清代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倒退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水平上,饥荒的频繁发生已经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恶化趋势。因此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为关键的问题,在耕地资源基本开发殆尽的情况下,唯有采取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最为可行.

传统农业 历史灾荒 灾害风险评价

卜风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国内会议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杭州

中文

648-652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