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形起伏度对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在开展广东省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工作中,计算了广东省122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地形起伏度,根据地形起伏度将全省122个县级行政区域划分为高山区、低山区、高丘陵区、低丘陵区和平原地区五大类区域.讨论了各县级行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形起伏度的关系,并设计了基于地形起伏度分类的人均GDP变异指数,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从目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最适宜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区域是低丘陵地区和平原地区,其次是高丘陵地区,而广大山区是不适宜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区域.在广东省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广东省“七山—水两分田”的国土地貌具体省情,在开发强度上与山东和江苏等平原面积较多的省份攀比是不科学的.

地形起伏度 国土地貌开发 人口集聚 人均GDP指数 县域经济发展

匡耀求 黄宁生 王德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杭州

中文

212-215

2008-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