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过程的观测分析
通过风云2-C红外云图、高分辨率的可见光云图、全国中尺度自动站和济南自动站及雷达等非常规的资料分析,表明了造成这次范围较广、强度较强的持续拉长状对流系统(PECS)先后由7个对流单体复合而成;在PECS发展最旺盛的阶段,内部包含着3-5个孤立的上冲云顶较高的β尺度的对流单体;PECS是由减弱的MCC尾部的残留部分所产生的外流与冷锋的相互作用触发的,引起了锲状云团的发生发展;商河强降水由云团合并引起,并出现云线,而济南强降水则是下泄气流与暖湿的环境大气之间形成阵风锋与冷锋相互作用引发深对流引起的;地面上雷暴高压的前沿对应线对流,雷达回波也清楚得揭示了济南强降水是外流边界与原来的对流雨带合并后产生的,降水最强时有3个γ尺度单体;地面阵风锋距离雷达中心约40 km,高度大约在1000 m,地面阵风锋的径向速度10-15 m/s。
对流系统 锲状云团 云线 深对流 特强雨团
卓鸿 赵平 刘爱梅 杨芙蓉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5-170
2008-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