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民航抗雪灾机制的思考

08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西北及东部沿海一些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和冰冻灾害天气,全国交通运输业受到严重影响.民航系统千余架次航班被迫取消,数千架次航班被迫延误,中南、西南、华东部分机场间歇性关闭.此次雪灾对于民航系统与其说是对抗雪灾能力的一种考验,不如说是对抗雪灾机制的一种拷问.在我们欢呼战胜自然灾害的喜悦时,要从抗雪灾中吸取经验教训,反思相关机制的脆弱面.这些脆弱面的迭加,在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灾害的威力.笔者以为,民航系统抗雪灾工作应着重从抗灾应急、天气预警、抗灾培训、设备投入等四个方面强化机制.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异常在未来将越来越频繁,所谓“50年一遇”的灾害的说法,恐怕将更快地被打破.如何应对气候急剧变化风险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的新课题。防御天灾,不能指望天帮忙,只能靠人努力,我们只有建立完善各种应对机制,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做到防、抗结合,才能使工作更有效.

民航系统 抗雪灾机制 天气预警 抗灾培训 设备投入

朱军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国内会议

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发展论坛

上海

中文

259-261

2008-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