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提高中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探讨

本文介绍近年来新建的17座工程混凝土早期碳化深度等检测结果,从混凝土材料的角度分析混凝土抗碳化、抗氯离子侵蚀性能较低的原因,建议对混凝土中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提出性能指标控制要求,优先使用P·O52.5、P·Ⅱ 52.5等品种水泥,掺入Ⅰ级粉煤灰、矿粉或Ⅰ级粉煤灰与矿粉复合使用,使用减水率在20%以上的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拌和物用水量150 kg/m3以下,水胶比低于0.4.水泥熟料用量在240 kg/m3以上,达到提高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改善硬化混凝土孔结构、提高耐久性、降低水化热、防止裂缝产生等目的,同时研究推广混凝土表层致密化技术,包括研究使用具有透水、保温、保湿等功能的新型模板体系,研究新型养护材料、沿海工程推广使用有机硅防水剂,使重要土木基础设施工程混凝土使用年限达到100年以上。

混凝土强度 胶凝材料 粉煤灰 超细矿粉 抗氯离子 侵蚀能力 碳化深度 原材料性能

朱炳喜 周金山 陆明志 彭志芳 张海虹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225002 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工程管理处,222004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

宜昌

中文

232-240

2008-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