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现状

为调查猪伪狂犬病毒目前在广西的流行情况,笔者于2006年-2008年对广西13个市122个不同规模猪场及农村散养户送检的163份病料进行PCR检测,检出阳性病料6份,阳性率3.7%;对广西各地送检的61份血清进行gE-ELISA检测,检出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11.5%.设计一对引物扩增gE胞外基因,6株阳性样品均扩增出约947bp大小的片段.经测序比较发现:6株毒株gE基因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9.3%~100%,氨基酸的同源性98.1~100%,同国内PRV分离毒株MinA株、Ea株,SH株、LA株、GXB株、GXW株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99.O%和96.5%~99.O%,亲缘关系较为密切,应为同一毒株遗传进化而来.该研究肯定了广西在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为今后伪狂犬病的防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调查也表明一些规模化猪场仍存在伪狂犬病毒隐性感染的情况,说明伪狂犬病的防制工作仍不能放松.

伪狂犬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防制措施

王仰杰 覃绍敏 黄红梅 陈凤莲 马玲 袁书智 吴健敏

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 530001 惠朋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 530001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489-493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