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三者的关系
为研究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机制,以强筋小麦秦麦Ⅱ为材料,对小麦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AGPase和SSS基因在花后12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GBSSI和SBE基因在花后15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花后25天或30天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急剧下降.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随着灌浆的进行呈不断上升趋势.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在花后25天或30天.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天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活性间未检测到相关.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与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几种酶对淀粉合成共同起作用.
淀粉积累 合成酶 基因表达 RT-PCR 小麦籽粒
谭彩霞 郭静 陈静 封超年 郭文善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285-291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