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与产量的调节效应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两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早茬机条播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为江苏淮北地区强筋小麦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籽粒产量表现存在差异.(2)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3)播期不同,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相近或略高,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它播种方式.

强筋小麦 播种方式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籽粒产量

朱新开 郭凯泉 郭文善 封超年 彭永欣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 江苏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263-269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