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C6-38/Py85-1旗叶光合特性、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为杂种小麦种植选择合理密度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L,150株/m2)、中(M,300株/m2)和高(H,450株/m2)3种密度下,杂种小麦C6-38/Py85.1及其亲本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可溶蛋白含量(Pro)、气孔导度(g)和叶肉导度(gm)均随旗叶生长进程和密度增加降低,杂种各性状对密度变化的反应较其亲本敏感.各性状的离中优势(Hm)随测定时期推迟和密度降低而增大.杂种旗叶叶源量(LSC)及其Hm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与千粒重及其Hm随密度的变化一致.杂种的LSC在低、中密度下的优势来自旗叶平均净光合速率(Apn)、光合面积(LA)和光合功能期(RSP和PAD),高密度下仅来自LAo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重(PDW)和光合势(PP)均以低密度处理最低.PS以高密度处理高于中密度处理,Lad和PP挑旗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低于中密度处理,PDW开花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杂种低密度处理的作物生长率(CGR)在拔节期前低于中、高密度处理,但在拔节期后,低密度与中密度处理无显著差异,均高于高密度处理.杂种中、高密度处理各生育时期PS的离中优势(Hm)均为负值,低密度处理冬前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1.6%、5.9%、9.8和13.5%.除开花期PDW的风中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问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时期LAI和PDW的Hm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杂种的籽粒产量中密度与低密度处理著差异,均高于高密度处理.产量的Hm由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生产中采用较低的密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旗叶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群体生产能力和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
杂种小麦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群体生长 籽粒产量
张永丽 肖凯 李雁鸣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215-224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