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密度和播期对周麦18氮代谢酶活性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研究了传统播期(10月12日)和适度晚播(10月26日)条件下,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密度对周麦18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分配及其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晚播降低了小麦受冻害的风险,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但传统播期小麦的籽粒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全株氮素积累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及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晚播小麦.传统播期小麦在低密度下产量较高,在中密度下氮肥利用率较高,而晚播小麦则在中密度下产量较高,在高密度下氮肥利用率较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周麦18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肥在传统播期和晚播条件下,适宜播种密度分别为150~225万株hm-2和225~300万株hm-2.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播期 氮代谢酶 氮肥利用率

沈学善 李金才 屈会娟 魏凤珍 王成雨 郅胜军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190-19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