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密度和播期对周麦18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以偏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各密度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播种密度降低而增加(150×104hm-2>225×104 hm-2>300×104 hm-2),晚播相应降低了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穗部积累量.正常播期低密度(150×104hm-2)和晚播中等密度(225×104 hm-2)提高了成熟期营养器官总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加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总运转量及其对籽粒重的贡献率.正常播期中低密度(150×104hm-2和225×104hm-2)和晚播中高密度(225×104hm-2和300×104hm-2)处理相应提高了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及籽粒产量,保证了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晚播小麦通过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改善植株的碳氮代谢状况,提高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偏多穗型晚播小麦兼顾高产和优质的正常播期和晚播小麦适宜播种密度分别为:150~225×104 hm-2、225~300×104 hm-2.

种植密度 播种期 干物质积累 氮素转运 小麦

屈会娟 李金才 沈学善 魏凤珍 王成雨 郅胜军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176-182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