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基因型及其互作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为了解环境(E)、基因型(G)及其互作(C×E)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连续两年进行了2组不同试验:试验1在河南省5个不同纬度点分别种植强筋、中筋和弱筋6个小麦品种,其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相对较大;试验2采用9个品种(多为中筋类型),分别种植于我国主产麦区的8个省份,其环境差异相对较大. 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中所有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均达5%或1%的显著水平.试验2中所有品质性状的地点变异均达1%的极显著水平,而试验1中仅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和延伸性的地点变异显著,其多数加工品质性状的地点变异不显著.试验1中所以品质性状的地点×基因型互作均不显著;而试验2中籽粒硬度、灰分、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伸阻力存在显著的地点×基因型互作.2组试验结果给的启示是:1)基因型对多数品质性状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因此生产中品种选择对获得理想的加工品质至关重要.2)地点对多数品质性状影响明显,但其效应大小与试验的环境差异性有关.3)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明显小于基因型或环境主效应,且受试验材料(基因型)与环境差异的影响.4)年际间多数品质性状有显著差异,主要与灌浆期降雨、光照及温度条件有关;过多降雨、较少日照时数及较低日均温对强筋小麦品质形成不利.
小麦 品质性状 生长环境 基因型分析
王晨阳 郭天财 马冬云 朱云集 贺德先 王永华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 450002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扬州
中文
137-146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