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的积累、分配及籽粒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间,两种穗型品种均以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且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氮素总积累量之比均以较低的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C2处理(375×104/hm2)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以B1处理(75×104/hm2)最高;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以最低的密度处理表现最高,最高的密度处理表现最低;成熟期营养器官中氮素积累占总氮素比例以叶片最低;两种穗型品种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贡献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C1处理和B3处理.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熟期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均以C2处理(375×104/hm2)最高,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C1(300×104/hm2)处理条件下最长;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成熟期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以B2处理(150×104/hm2)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则以最高密度的B4处理(300×104/hm2)最长.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氮素积累 蛋白质含量

郭天财 查菲娜 冯伟 宋晓 马冬云 王永华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扬州

中文

48-53

200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