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饱碱电导表征掺加矿物质混合材混凝土渗透性的实验研究

混凝土的电导取决于混凝土的孔结构和混凝土孔溶液电导的大小,但掺加矿物质混合材后混凝土孔溶液电导变化较大,此时电导与氯离子渗透性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将试件抽真空后以1mol/L的KOH溶液饱和毛细孔隙(饱碱),可保持孔溶液电导的恒定,使电参数只与孔隙率和孔结构相关,从而真实反映渗透性的变化。文中检测了掺加矿物质混合材后混凝土试件的饱碱电导和6 h通电量,利用压汞法分析了相应净浆试件孔结构特征,并检测了氯池浸泡300 d后氯离子在净浆试件中的渗透情况。结果表明:基准试件的饱碱电导最大,其后依次是掺20%天然沸石(质量分数,下同)、30%粉煤灰、40%矿渣和20%偏高岭土的混凝土试件,掺10%硅灰的混凝土饱碱电导最小。这一结果与与氯池浸泡和压汞试验基本吻合,但与通电量数据有一定差别。
混凝土 矿物质 饱碱电导 通电量 渗透性
牛全林 冯乃谦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 100084
国内会议
2008年超高层混凝土泵送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国际研讨会
广州
中文
357-362
2008-04-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