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石碌铁矿构造变形特征及与成矿作用关系
海南省昌江县城南面的石碌铁矿是我国著名的以富赤铁矿为主的大型矿集区,除铁矿外,还共生或伴生铜、钴、镍、银、铅锌等金属和白云岩、石英岩、重晶石、石膏、硫等非金属矿产.石碌铁矿已有五十多年地质勘探和开采历史,前人曾围绕矿区找矿方向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等开展过多方面研究,但有关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成矿作用机理和成矿作用规律等仍存在诸多分歧或尚未确切地厘定.作者试图通过对该矿区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再认识,以期为正确理解该矿床的成矿作用机制、深入揭示习矿区铁-钻-铜等多金属的成矿规律,并为确定矿体赋存空间、开展找矿预测靶区等提供重要证据.
铁矿 构造变形 变形特征 成矿作用 地质勘探 成矿地质
许德如 王力 肖勇 刘朝露 吴俊 王智玲 符启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石油天然气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海南地质勘查局资源环境调查院,海南 海口 57026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87-390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