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中生代的中国东部高原
中国东部中生代是否存在过一个高原有争论.笔者多年的研究表明,中酸性岩浆岩的形成与压力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按照其形成压力的大小区分为4类:高Sr氐Yb的埃达克岩、低Sr低Yb的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低Sr高Yb的浙闽型花岗岩和非常低Sr高Yb的南岭型花岗岩,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区分标志,从埃达克岩—喜马拉雅型花岗岩—浙闽型花岗岩—南岭型花岗岩,其形成的压力是递减的,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形成于加厚的地壳,浙闽型和南岭型花岗岩形成于正常厚度的地壳和减薄的地壳.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与高原有关,浙闽型和南岭型花岗岩则与高原无关,是高原垮塌的证据.
中酸性岩浆岩 花岗岩 减薄地壳 高原垮塌
张旗 王元龙 金惟俊 李承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30017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1-19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