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段活动左行走滑断层及其喜马拉雅弧的成因

在大陆盆山过渡带,走滑断层常以共轭的方式出现.例如,青藏高原西北部喀喇昆仑右行走滑断层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层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外侧;青藏高原东部的东昆仑—西秦岭走滑断层与鲜水河、红河、小江等走滑断层构造演化复杂,多期活动,不同时期也有共轭特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外侧;恒河盆地外侧及青藏高原南部的Sagaing右行走滑断层与Chamam左行走滑断层也出现共同的向北运动盘-以恒河盆地为主体.在青藏高原内部,走滑断层也多以共轭的方式出现,如班-怒带两侧广泛分布NW-SE走向右行走滑断层与NE-SW走向左行走滑断层.本文探讨了左行走滑断层及其喜马拉雅弧的成因问题。

青藏高原 盆山过渡带 走滑断层 构造演化 共轭特征

李德威 An Yin 刘德民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4 Department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and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Planetary Physics,University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北京

中文

88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