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亚造山区南部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演化:阿尔泰南缘—东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北缘走廊带地表地质与宽频地震接受函数的证据

中亚造山区是在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形成的,在新生代期间遭受了陆内造山作用的强烈改造.关于该区古生代期间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特别是东准噶尔南部卡拉麦里蛇绿岩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的俯冲消减方向,存在着向北俯冲和向南北两侧俯冲截然不同的认识:关于该区现今岩石圈结构,尤其是新生代陆内造山期间,同为古生代造山区,为什么在天山形成高耸的山脉,准噶尔地区却为盆地和低山丘陵,长期困扰着地质界.已有的资料表明,从阿尔泰山脉向南通过东准噶尔到塔里木盆地,依次为阿尔泰古生代岛弧、额尔齐斯断裂带、东准噶尔古生代造山带、准噶尔盆地、博格达造山带、吐哈盆地和东天山古生代造山带。笔者推测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代表的古洋盆是向北俯冲消渐的;准噶尔盆地基底是具有前南华纪陆壳基底的古生代岛弧杂岩,相关的板块俯冲带位于吐哈盆地南缘;莫霍面的错断叠覆导致的地壳加厚,是天山在新生代隆升为高耸山脉的主要原因。

岩石圈 构造演化 构造格局 弧杂岩

李锦轶 姜枚 李亚萍 杨天南 张进 朱志新 孙桂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北京

中文

46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