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褶皱带燕山期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初步研究
右江褶皱带包括滇黔桂三省接壤地区,地处扬子地块、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等三大构造单元的交接部位,燕山期具有独特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本文介绍了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并就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分析。右江褶皱带周缘燕山期岩浆活动以较大规模的花岗岩岩浆活动为主,伴有与之相关的Sn,W,Ag,Cu,Pb,Zn等成矿作用;内部则出露小规模的超基性一酸性岩脉,但深部推测有大量隐伏岩浆活动,成矿作用以卡林型金矿以及Sb,Hg,As等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为特色,但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什么样的联系尚需进一步的工作。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动力学背景为软流圈地慢上涌导致的岩石圈伸展减薄。
右江褶皱带 多金属矿床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燕山期 地球动力学 花岗岩岩浆活动 软流圈地慢
陈懋弘 程彦博 章伟 杨宗喜 陆刚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 54100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41-242
2008-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