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天山造山带-盆地结合部位铀矿找矿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盆山结合部是岩石圈构造变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不仅在研究大陆动力学和盆山耦合上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极大关注而成为研究热点,也是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铀、油砂、沥青等)赋存的重要空间.天山造山带-盆地结合部是我国西北地区寻找砂岩型铀矿的重点靶区,也是目前铀矿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常常形成规模较大的铀矿化带,如准噶尔盆地南缘铀成矿带、塔里木盆地北部成矿带等,是铀矿找矿最有前景的地区.而盆山结合部也是构造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是盆山相互转化的过渡部位,其构造样式多种多样,多以挤压逆冲推覆作用为主,构造应力较为集中,构造期次多,中新生代地层变形强烈,构造总体展布往往为”成排成带”分布,是盆地流体最为活跃和复杂的部位,常常形成大型盆地盆缘前陆盆地(坳陷),且断裂发育.

盆山结合部 铀成矿 找矿方法 后生还原 天山造山带 岩石圈构造

王果 王成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乌鲁木齐 830011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北京 100013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

北京

中文

211-212

2008-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